前言
2019年AEO认证工作开展在即,今年将依照海关总署令第237号及177号公告的新标准进行认证实施。在海关进行耐心细致的政策培训后,广大企业对政策已经有了全面深入的了解。海关政策培训是对政策的权威解读,在权威培训及解读下,按照新标准要求逐条贯彻实施是企业端当前的首要工作。今天,在这个阳春三月春风送暖的日子里,我们在这里向企业的管理者们进行一次实操分享,希望能为广大认证企业提供切实的支持和帮助!
本文以高级认证标准的通用标准及高级认证进出口收发货人的企业类别标准作为实操解读的标准,一般认证企业请根据一般认证标准自我拾缀。
操作分享短文每周一篇定期放送。我们每月还将组织免费的操作分享会及交流会,期待企业的参与和交流。
让我们具体看下本周的企业端的操作:
一、海关业务培训
Q1:企业如何建立海关法律法规培训制度?
A: 将海关业务培训纳入企业的培训制度中去!
Q2:需要培训哪些法律法规?
A:1.整理本企业所涉及的海关业务类型;
注意!涉及的进出口报检业务类型需加入(3C、免3C、目录外确认、进出口法检、旧设备、食品、动植物等)。针对上述整理,根据法规内容,进行业务类型的匹配,公司业务涉及的法律法规及业务规范都需纳入培训内容;
2.发生进出口规范改进或违法违规行为时,说明对法律法规或业务规范不熟,需对相对应的法律法规、业务规范进行补充培训;
注:避免出现为认证而进行的与公司进出口业务无关的法律法规培训(杜绝做假)!
Q3: 何为有效实施?
A:1:明确培训的负责部门、培训人员、受训对象、培训频率、培训内容、培训效果验证、培训记录保管等,依照制度进行实施;
2:频率有效性:不是一年2次以上就是有效!例如:海关3月出台新规,11月进行培训,8个月的业务知识空窗期,易导致企业违规行为的产生,无法做到培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故培训频率应当是固定的法律法规学习及不定期的重要法规、业务规范的学习;
3:培训效果的验证:培训的目的是为了使知识、方法、技能等得到改善和提高。培训效果验证是培训是否有效的重要部份,对所学的法律法规、业务规范的有效掌握,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有效实施”。
Q4:法定代表人、关务高管、关务负责人、负责贸易安全的高级管理人员如何参与培训?按上述培训频次是否所有培训都要参加,我们业务很多,高管不一定有时间参加,怎么办?
A:1、我们认为:海关业务培训应当分为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和业务规范的培训两类。作为高管必须了解海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高管每年至少参加两次以上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培训,及时了解海关法规,避免决策、管理、处理不当导致企业风险产生;
2、进出口业务从业人员作为企业的实际业务人员,应当全部参加所有的培训。培训应当成为日常工作的一部份,应及时有效的掌握业务知识,避免日常业务处理不当产生海关事务风险。而高管作为企业高层管理者,从大方向管理企业,可以不参加具体的业务规范或流程培训学习。
今年新标准将海关业务培训放在第一位,足见海关业务培训的重要性。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新海关将踏上新征程,在智慧监管的形势下,企业更应加强培训,自我合规!
本次的企业端实操分享先告一段落,期待大家的交流沟通!